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发痧藤

发痧藤

《中药大辞典》:发痧藤

药材名称发痧藤

拼音Fā Shā Ténɡ

别名夜牵牛、毒根斑鸠菊(《广西药植名录》),过山龙(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细脉斑鸠藤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木质藤本,高约10~12米。细枝多,有微毛。茎外皮棕褐色。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长3.5~8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圆,通常全缘,上面有微毛;叶柄短,约5毫米,有微毛。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径约1厘米,聚伞花序式排列;苞片4列,披针形,长1~5毫米,外面的较短;花淡紫红色;两性,花冠管状,5裂。瘦果,冠毛多数。

生境分部生于山沟、溪边或疏林、灌丛中。分布广东。

性味苦辛,微温,有毒。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微温。"

②《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舒筋活血。治感冒,疟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痛,牙痛。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络,祛风解表。治风湿痛,腰肌劳损,感冒发热,疟疾。"

②《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湿,祛瘀止痛。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痛,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或含漱。

注意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疟疾:过山龙四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牙痛:过山龙根,切片浸盐水内,每次含一片。

③治结合膜炎:过山龙适量,煎水洗。

④治跌打损伤:过山龙根适量,捣烂外敷。(②方以下出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皮炎:过山龙藤茎适量,煎水外洗。(《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发痧藤

药材名称发痧藤

拼音Fā Shā Ténɡ

英文名Stem of Anderson Ironweed

别名过山龙、惊风红、夜牵牛、虎三头、大木菊、软骨山川、藤牛七、蔓斑鸠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毒根斑鸠菊的藤茎和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cumingiana Benth. [V. andersonii auct. Non Clark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毒根斑鸠菊 攀援藤本,长达10-12m。根粗壮。枝圆柱形,密圆状形,密被黄色柔毛;茎基部木质,具纵细沟纹。叶互生;叶柄5-15mm,密被锈色或灰褐色短绒毛和腺;叶片卵形、椭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21cm,宽3-8cm,先端渐尖,有锐尖头,基部楔形、近圆形或稍心形全缘,上面无行或沿中脉有疏柔毛,下面被密绒毛,侧脉74-7对,网脉明显。头状花序较大,2-7个排成腋生或顶生圆锥状,直径8-15mm;总苞片5层,绿色,卵形或长圆形,先端钝至渐尖,外面或长圆形,先端钝至渐尖,外面有黄褐色绒毛,外层短,内层长圆形,长6-7mm,宽1-1.5mm;花托平,径约3mm,被锈色短柔毛,具窝孔;花淡红或淡红紫色,花冠管状,长8-10mm,具腺。瘦果圆柱形,长4-5mm,有10条纵肋,有微毛;冠毛红褐色,长8-10mm。花期10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沟、溪边或路旁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舒筋活络。主感冒;疟疾;喉痛;牙痛;风火赤眼;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煎水洗或含濑。

注意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络,祛风解表。治风湿痛,腰肌劳损,感冒发热,疟疾。

2.《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湿,祛瘀止痛。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痛,痛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长春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春七药材名称长春七拼音Chánɡ Chūn Qī别名长虫七来源为伞形科邪蒿属植物长春七Seseli giraldii Diels,以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晒干备用。性

  • 蝼蛄

    《全国中草药汇编》:蝼蛄药材名称蝼蛄拼音Lóu Gū别名拉拉蛄、土狗来源蝼蛄科昆虫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rois或大蝼蛄G. unisp

  • 白毛委陵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毛委陵菜药材名称白毛委陵菜别名热干巴[蒙名]来源蔷薇科白毛委陵菜Potentilla conferta Bung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性味苦、酸,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

  • 花叶狗牙七

    《中药大辞典》:花叶狗牙七药材名称花叶狗牙七拼音Huā Yè Gǒu Yá Qī别名金毛狗脊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华北鳞毛蕨的根茎。夏、秋间采挖,去须根,洗净晒干。原

  • 莳萝子

    《中药大辞典》:莳萝子药材名称莳萝子拼音Shí Luó Zǐ别名时美中(侯宁极《药谱》),莳萝椒(《本草蒙筌》),小茴香(《纲目》),瘪谷茴香(《本草正义》),土茴香(《中药志》)

  • 薄叶棘豆

    药材名称薄叶棘豆拼音Báo Yè Jí Dòu来源豆科薄叶棘豆Oxytropis leptophylla (Pall.)D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吉林、河北、山

  • 蜈蚣萍

    《中药大辞典》:蜈蚣萍药材名称蜈蚣萍拼音Wú Gōnɡ Pínɡ别名麻藻(《群芳谱》),边箕萍(《纲目拾遗》),水百脚、槐瓢、水舌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大浮萍、包田麻(《贵州

  • 茉莉花露

    《中药大辞典》:茉莉花露药材名称茉莉花露拼音Mò Lì Huā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花之蒸馏液。性味《纲目拾遗》:"味淡。"功能

  • 蓝叶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叶藤药材名称蓝叶藤别名肖牛耳菜、肖牛耳藤、羊角豆[广西]来源萝藦科蓝叶藤Marsdenia tinctoria R. Brown,以果入药。生境分部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

  • 刺柏

    药材名称刺柏拼音Cì Bǎi别名山刺柏、刺柏树、短柏木来源柏科刺柏Juniperus taiwaniana Hayata, epith mut.,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山西、福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