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术健脾丸

参术健脾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五:参术健脾丸

药方名称参术健脾丸

处方人参白术陈皮茯苓当归白芍、炙草、大枣

功能主治理气养脾。主水肿,蛊胀。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五

《回春》卷三:参术健脾丸

药方名称参术健脾丸

处方苍术8两(2两盐水浸,2两米泔浸,2两醋浸,2两葱白炒),人参2两,白术(去芦)2两,白茯苓(去皮)2两,干山药(炒)2两,破故纸(酒炒)2两,枸杞子(去硬)2两,菟丝子(酒制,焙)2两,莲肉(去心)2两,川楝子(取肉)1两半,五味子1两半,川牛膝(去芦)1两半,川椒(去目,炒)5钱,小茴香(盐炒)5钱,陈皮5钱,木香(不见火)5钱,远志甘草水泡,去心)5钱。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养元气,补理脾胃,益肾水,温下元,进饮食,调中下气,除寒湿,大补诸虚。主脐腹冷痛,泄泻年久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心盐汤送下,以干物压之。

摘录《回春》卷三

《成方便读》卷三引东垣方:参术健脾丸

药方名称参术健脾丸

处方人参2两,陈皮1两,白术(土炒)2两,麦芽(炒)1两,山楂1两5钱,枳实3两。

制法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脾虚饮食不消。

用法用量米饮送下。

各家论述夫脾胃之虚,其来也渐,固为病之本。而食积停滞,其来也骤,则为病之标。治病当明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故方中虽消补并行,而仍以治标为急。故君以枳实之苦寒,破气行血,消食消痰,为磨积之主药。而后以参、术驾驭之,不使其过而伤正。且枳实得参、术之力,而用益彰,参、术得枳实,则补而不滞,两者互相为用。然毕竟因食积起见,故又以麦芽之化谷,山楂之化肉,而赞助之。脾虚停积,则气不行,故以陈皮理之;用神曲糊丸者,助其蒸化,米饮下者,藉谷气以和脾胃耳。

摘录《成方便读》卷三引东垣方

猜你喜欢

  • 瘰疬敛口膏药

    《本草纲目拾遗》卷十:瘰疬敛口膏药药方名称瘰疬敛口膏药处方蛤蟆皮2个(要活剥者)鼠皮2张蛇蜕2条蜂房(大者)1个制法上四味,俱煅灰,将水胶30克,用井花水50毫升化开后,加蜜30克,蜈蚣煎麻油30毫升

  • 鹿粉散

    药方名称鹿粉散处方鹿角(烧灰)。制法上为细末,入轻粉,油调。功能主治脚上生恶疮。用法用量涂疮上。摘录《普济方》卷三○○

  • 调导饮

    药方名称调导饮别名调导散处方当归4钱,川芎4钱,防风4钱,枳壳4钱,甘草(炙)2钱。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妇人产前后风秘,大便不通。用法用量调导散(《万氏家抄方》卷五)。注意忌动风物。摘录《普济方》卷三

  • 荡邪散

    药方名称荡邪散别名荡邪丹处方雷丸6钱,桃仁60粒,当归1两,丹皮1两,甘草4钱。功能主治女子有在家未嫁,月经忽断,腹大如妊,面色乍赤乍白,六脉乍大乍小。人以为血结经闭,或精神恍惚而梦里求亲,或眼目昏花

  • 备急如圣散

    药方名称备急如圣散别名如圣散(《杂类名方》)。处方雄黄(研,生用)白矾(飞)藜芦(厚者,去皮用仁,生用)猪牙皂角(去皮、弦>各等分制法上药共研为末。功能主治主时气缠喉风,咽喉闭塞,水谷不下,牙关

  • 针头丸

    药方名称针头丸处方川乌尖7个(去坏,干)白僵蚕7个(去嘴、丝)硼砂10枚制法上为末,用猪胆汁调药,不令稀,摊在碗内,用荆芥、艾各30克,皂角小者1茎,烧烟,将药碗高覆熏之,常将药膏搅转,又摊又熏,皂角

  • 水肿至神汤

    药方名称水肿至神汤处方浙茯苓60克(切小块)生于术(黄土炒)杜赤小豆、车前草各30克大麦须15克 小枳实6克 六神曲12克功能主治健脾利水。治脾虚水肿。用法用量大罐浓煎,须一日夜服尽。连服三剂,溺畅肿

  • 清化抗癌汤

    药方名称清化抗癌汤处方茵陈12克,山栀9克,三棱9克,莪术9克,山甲9克,广郁金9克,炒枳壳9克,生牡蛎30克,半枝莲30克,七叶一枝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露蜂房15克。功能主治清化湿热,祛瘀理

  • 贝母瓜篓散

    药方名称贝母瓜篓散处方贝母4.5克瓜蒌3克 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2.4克功能主治化痰润肺。主燥热伤肺,咳嗽痰黄,咯吐不爽,咽喉干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 大黄膏子

    药方名称大黄膏子处方大黄4两(酒浸,焙干)。制法上为末,以醋1碗,熬成膏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闺女经闭。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酒调下。摘录《玉案》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