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去针

去针

出针,《素问·针解》:“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见出针条。

猜你喜欢

  • 溺窍

    尿道外口。

  • 遗泄

    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虚损证治》。又称遗精。详该条。

  • 危达斋

    【介绍】:见危亦林条。

  • 幸帽儿

    出清·阎诚斋《临产须知评正》:“在子宫口开全后不破水,卒致胎儿包被囊膜而出者,是曰被膜儿,又曰幸帽儿。”

  • 格阳喉痹

    病名。《景岳全书·杂病谟》卷二十八:“格阳喉痹,由火不归元,则无根之火,客于咽喉而然。其症上热下寒,全非火证。凡察此者、但诊其六脉微弱,全无滑大之意,且下体绝无火证,腹不喜冷即其候也。”俗称上热下寒喉

  • 天膏药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千金藤之别名,详该条。

  • 芋荷杆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芋梗之别名,详该条。

  • 毛凉伞

    见《广西中草药》。为红毛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 三因极一病源论粹

    见三因极-病证方论条。

  • 囊虫丸

    经验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茯苓、水蛭(滑石烫)、干漆(炭)、雷丸、大黄、僵蚕或蚕蛹(炒)、桃仁、黄连、牡丹皮、川乌、芫花(醋制)、橘红、五灵脂流浸膏。制成蜜丸,每丸重5克,每服1丸,1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