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清·叶天士所创的温病辨证方法。即将外感温病由浅入深或由轻而重的病理过程分为卫气气分营分血分四个阶段,各有其相应的证候特点。病变按卫、气、营、血逐步发展者为顺传;由卫分迅速发展至营分血分者为逆传;其中两分的证候·同时出现者称同病。卫分为表证阶段,应鉴别不同的病因;气分为热盛阶段,应区别热邪是否结聚,如属湿热,则应区分热和湿的轻重;病邪深陷营、血分为伤阴引致内闭或出血的阶段,并须明辨心、肝、肾等脏的病变。由此从病因、阶段、部位、传变及病变程度确立温病辨证的内容。

猜你喜欢

  • 祝味菊

    【介绍】:民国时期医家。四川人。曾在上海国医学院任教,主张吸收西医之长处以改进中医,著有《伤寒质难》。

  • 秦胶

    出《本草经集注》。即秦艽,详该条。

  • 血栓痔

    病名。见《中医外科学讲义》(1960年人卫版)。指在外痔中有血栓形成者。多因内热血燥,强力负重而致血络损伤血瘀而成。症为肛门部如乳头突出,色青紫,剧痛,甚者可化脓破溃成漏。治宜清热凉血。服凉血四物汤,

  • 面条树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灯台树之别名。详该条。

  • 铜痧

    痧证之一。《痧症全书》卷中:“铜痧,浑身上下头面眼珠,尽如姜黄色者,邪热攻乎脾胃,而土之本色现于外也。盖脾为阴脏,己土主燥;胃为阳腑,戊土主湿,一湿一燥,湿热熏蒸,如盦面状,故发黄也。”参见痧、痧气条

  • 妇人良方

    书名。又名《妇人良方大全》、《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良方集要》。24卷。宋·陈自明撰于1237年。本书整理编辑了宋以前有关妇产科的著作,分为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及产后等8门(薛己本

  • 扁豆皮

    见《本草便读》。即扁豆衣,详该条。

  • 王禹

    【介绍】:西汉时医家。曾任济北王的太医令,并向淳于意学习医术。

  • 下士

    周代医疗工作者的一种职称。参见医师条。

  • 朱肯堂

    【介绍】:元代医生。怀远(今安徽怀远)人。五世皆以医名。肯堂更负盛名,与朱彦实、朱莹、秦子通四人齐名于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