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十两叶

十两叶

药材名称十两叶

拼音Shí Liǎnɡ Yè

别名沙达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苞叶木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aydaia rubrinervis(Levl.)C.Y.Wu exY.L.Chen[Embelia rubrinervisLevl.;C.crenulata Hand.Mazz.;Rhamnella rubrinervis(Levl.)Reh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苞叶木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m。幼枝被短柔毛,小枝红褐色或灰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4-10mm,被短柔毛;托叶披针形,宿存;叶片革质,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17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不明显疏锯齿或近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被疏柔毛。聚伞花序腋生或生于具苞叶的花枝上,苞叶与营养枝上的叶片相同,但较小,花枝腋生,长6-15cm,被疏短细毛;花两性,5基数;黄绿色,萼片三角形,内面中肋凸起,中部以上有小喙;花瓣绿黄色,倒卵形,具短爪,中部两边内卷,包着雄蕊,与花瓣等长;花盘稍厚,圆形;子房球形,2室,花柱2浅裂。核果卵状圆柱形,成熟时紫红色或橘红色,长8-10mm,直径5-6mm,基部有宿存的萼筒,种子1颗,或不完全时2室,具发育和不完全发育的种子各1颗。花期7-9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地林中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利胆退黄;祛风止痛。主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鹤骨

    药材名称鹤骨拼音Hè Gǔ英文名Red-crested crane bone, Red-crowned crane bone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鹤科动物丹顶鹤的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地绵绵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绵绵药材名称地绵绵别名小野芝麻、蜘蛛草来源唇形科地绵绵Galeobdolon chinense (Benth.) C. Y. Wu,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

  • 粟米

    《中药大辞典》:粟米药材名称粟米拼音Sù Mǐ别名白梁粟、粢米(陶弘景),粟谷(《齐民要术》),小米(《本草蒙筌》),硬粟(《医学入门》),籼粟(《纲目》),谷子、寒粟(《植物名实图考》),

  • 丰花草

    药材名称丰花草拼音Fēnɡ Huā Cǎo别名假蛇舌草、波利亚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草科植物丰花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rreria stricta (L.f.) G.F.W.Mey.[B.pu

  • 省沽油根

    药材名称省沽油根拼音Shěnɡ Gū Yóu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省沽油科植物省沽油Staphylea bumalda DC. 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phylea bumalda DC.

  • 小蓑衣藤

    药材名称小蓑衣藤拼音Xiǎo Suō Yī Ténɡ别名小木通(《中国药植志》)。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种植物小蓑衣藤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落叶蔓生灌木,高可达5米。茎绿色至褐色

  • 砒石

    《中药大辞典》:砒石药材名称砒石拼音Pī Shí别名砒黄(《日华子本草》),信砒(孙用和),人言(《本事方》),信石(《救急易方》)。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氧化物类矿物砷华的矿石。目前多为毒

  • 莲叶橐吾

    药材名称莲叶橐吾拼音Lián Yè Tuó Wú别名一碗水来源菊科莲叶橐吾Ligularia nelumbifolia (Bur. et Franch.)Han

  • 火焰兰

    药材名称火焰兰拼音Huǒ Yàn Lán英文名all-grass of Common Renanthera别名红珊瑚、山观带、山裙带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火焰兰的全草

  • 鸡大腿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大腿药材名称鸡大腿别名大果上叶来源兰科鸡大腿Coelogyne esquirolii Schlechter,以假鳞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消炎,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