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六味地黄丸

加减六味地黄丸

《疬科全书》:加减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减六味地黄丸

处方茯苓1两5钱,熟地4两,泽泻8钱,炙甘草5钱,枸杞1两5钱(盐水炒),萸肉1两5钱,青皮5钱(盐水炒),半夏8钱,粉丹皮8钱,煅龙骨1两,煅牡蛎1两,杜仲1两(炒黑),白芥子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切勿火焙。

功能主治温补肝肾固脾。主寒痰凝结所致的阴火疠,颈际夹起,大如卵形,坚硬异常,或一边,或两边,或带小核数粒,体质羸弱或后天亏损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早、晚饭后淡盐汤送下。加减作汤剂亦可。

若唇舌常白,面色萎黄,脉沉迟无力,须兼用附、桂。

摘录《疬科全书》

《医学碎金录》引《家庭常识》第七集:加减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减六味地黄丸

处方熟地6两,山药4两,茯苓2两,丹皮2两,莲须1两,龙骨3两(生研,水飞),芡实2两,萸肉4两,鱼鳔胶(蛤粉炒成珠)4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遗精,体虚不甚者。

用法用量早、晚各服3钱。

各家论述此方系六味地黄丸去泽泻,加龙骨芡实莲须鱼鳔胶组成。方中熟地、萸肉、山药鱼鳔芡实为强壮药;龙骨茯苓、丹皮为镇静药;莲须芡实龙骨为制泌药,合而为强壮镇静制泌之复方。

摘录《医学碎金录》引《家庭常识》第七集

方出《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加减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减六味地黄丸

处方生地15g,丹皮9g,茯苓9g,泽泻9g,山药9g,当归9g,丹参9g,茜草9g,红花9g,生甘草6g。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活血软坚。主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摘录方出《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

猜你喜欢

  • 木香半夏丸

    药方名称木香半夏丸处方木香22.5克半夏30克(汤洗七次,切片,焙干)陈皮(去白)15克 白茯苓15克 干生姜1.5克。草豆蔻仁15克 白附子15克人参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用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

  • 六物附子汤

    药方名称六物附子汤处方附子(炮,去皮脐)4两,桂心4两,白术3两,甘草(炙)2两,防己4两,茯苓3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四气流注于足太阴经,骨节烦疼,四肢拘急,自汗短气,小便不利,恶风怯寒,头面手足

  • 槐胆丹

    药方名称槐胆丹处方槐子(十月上巳日,拣肥实者)。制法用瓦盆如法固济,埋背阴墙下,约2-3尺深,预先取黑牛胆5-6个,腊月八日,取前槐子装在胆内,高悬阴干,至次年清明日取出,瓷器收贮。功能主治不问远年近

  • 苦酒白丸

    药方名称苦酒白丸处方女萎2两,半夏(洗)2两,附子(炮)1两,藜芦(炙,去头)1两。制法上为末,和以10年苦酒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赤白滞下,肠已滑,日数十行者。用法用量每服3丸,饮送下,1日3次

  • 青龙丸

    药方名称青龙丸处方青黛茯神芦荟南星(炮)各7.5克麝香少许 轻扮 巴霜各0.25克全蝎60克(焙)制法上药先将巴霜研如泥,次入诸药,研令极细,丸如粟米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热有积。用法用量每服

  • 去腐灵药

    药方名称去腐灵药处方水银30克 火消60克食盐9克 枯矾9克(三味炒燥)朱砂24克雄黄9克 白砒9克硼砂9克功能主治去腐生肌。治发背,疗疮,肿毒,烂疮,囊痈,鱼口,结毒,臁疮。用法用量共为末,入罐内泥

  • 金鲤汤

    药方名称金鲤汤处方金色活鲤鱼1尾(约120克)贝母3克功能主治治肺痈已成未成,胸中隐痛,咯吐脓血,午后身热烦躁者。用法用量先将鲤鱼连鳞剖去肚肠,勿经水气,用贝母细末擦在鱼腹内,线扎之。用上白童便200

  • 大黄桃仁汤

    药方名称大黄桃仁汤处方朴消、大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伤寒小产,恶露不行,腹胀烦闷欲死。用法用量每服1钱或2钱,用桃仁(去双仁皮尖,碎之)浓煎汤调下,1日3次。以通为度。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六

  • 核桃炖蚕蛹

    药方名称核桃炖蚕蛹处方核桃肉100~150克蚕蛹(略炒过)50克制法将核桃肉与蚕蛹同放盅中,隔水炖熟。功能主治补脾益肾。适用于阳痿、滑精、小儿疳积、胃下垂等。用法用量隔日1次。摘录《饮食疗法》

  • 耳疳散

    《丸散膏丹集成》引刘河间方:耳疳散药方名称耳疳散处方麝香5厘,枯明矾2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耳流脓水。用法用量原方有胭脂,近因失真,故已不用。麝香嫌贵,可用冰片,加煅五倍子更妙。并为外科药。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