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冷哮

冷哮

病名。指因寒邪水饮所致的哮吼。《类证治裁》卷二:“遇风寒而发者为冷哮。”多由感受风寒,邪入肺腧,寒饮内停,痰阻气道而成。症见呼吸气急,喉中有哮鸣声,咳吐清稀粘痰,苔白滑,脉弦紧等。治宜温肺以劫寒痰,如温肺汤钟乳丸冷哮丸等。亦可采用灸法,并以三建膏护肺俞穴。或选用定喘汤夺命丹三白丸等方。亦可由表寒内热肺气失宣所致。《证治准绳·喘》:“哮喘遇冷则发者,有二证。其一属中外皆寒,治法乃东垣参苏温肺汤、调中益气茱萸汤紫金丹劫寒痰者是也。其二,属寒包热,治法乃仲景、丹溪用越婢加半夏汤等。”参见寒包热哮条。

猜你喜欢

  • 疠疡

    病名。出《疠疡机要》卷上。即疠风。见该条。

  • 龙木论

    眼科著作。又名《眼科龙木论》,4卷(一作3卷)。撰人佚名。约隋唐间人托名“龙木”(即“龙树菩萨”)撰。此书与《龙树眼论》不同,内容主要记述72种眼科病证的方论;其中包括23种内障眼、44种外障眼以及5

  • 太极磨子手

    推拿手法。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将肩关节作左右旋转滚动的动作。适用于肩部寒凝气聚等症。

  • 下焦主出

    指下焦有灌渗水液、泌别清浊、排泄二便等作用,而以出而不纳为其特征。《难经·三十一难》:“下焦者……主出而不内,以传导也。”

  • 气营两燔

    亦称气营同病。燔,焚烧;指火盛,亦即气分和营分邪热炽盛的病证。症见壮热、烦渴、神志昏迷,甚则透发斑疹、舌绛苔黄燥等。治以清气凉营为主。

  • 含漱

    即漱涤。详该条。

  • 细叶凤凰尾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 蛇总管

    ①见《南宁市药物志》。即小叶蛇总管。②见《福建中草药》。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 瘫痪

    病证名。见《外台秘要》卷十四。又名瘫痪风。指四肢不用的疾患。《医贯·中风论》:“瘫者坦也,筋脉弛纵,坦然而不举也;痪者涣也,血气涣散而无用也。”多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复因邪气(如风寒湿热痰瘀等病邪)

  • 蜡烛泻

    病名。即蜡烛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