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甲乙经》。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胶样的赤色粘液。参见赤带条。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又名摊缓风或瘫缓风。指瘫痪轻症。《圣济总录》卷七:“摊则懈惰而不能收摄,缓则弛纵而不能制物。故其证四肢不举,筋脉关节无力,不可枝梧者,谓之摊。其四肢虽能举动,而肢节缓弱
化痰法之一。适宜于风、痰相兼的病理。常见有:①风邪外束,肺气不利,以致气壅痰升。出现头目昏痛,咳嗽多痰,脉浮缓等症。治宜祛风化痰止嗽。②内风(肝风)挟痰,由于湿浊不化,凝而为痰;或火热内炽,炼液为痰。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蝮蛇之别名,详该条。
见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为蜘蛛香之别名,详该条。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方。白芍药一两,人参、当归各五钱,白术、栀子、牡丹皮、沙参、天花粉各三钱,川芎二钱,柴胡、连翘、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治肝经风热血燥所致的顽疮,症见疮生内股,敛如豆许,翻出肉一块,宛
①六淫之一。与温、热、暑等病邪同一属性而较甚者。②太阳伤寒误用火熏所致之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血(便血),名为火邪。”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奶浆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①指胃肠实热燥火所致的便秘。见《兰室秘藏·大便燥结门》。《医学入门·燥结》:“结有能食脉实数者为阳结。”《景岳全书·杂证谟》:“阳结证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干燥,此或以饮食之火起于脾,或以酒色之
见清·许廷哲《保产要旨》。即缺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