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

病证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指肺脏虚弱或它脏累肺所致的咳嗽。《医宗必读·咳嗽》:“劳役情志伤其内,则脏气受伤,先由阴分而病及上焦,此自诸脏而后传于肺也。”其表现为起病缓慢,咳声轻微,并有脏腑虚损气虚血亏等症,多属虚证虚实夹杂。治宜调理脏腑为主。《医门法律·咳嗽门》:“内伤之咳,治各不同,火盛壮水,金虚崇土,郁甚舒肝,气逆理肺,食积和中房劳补下,用热远热用寒远寒,内已先伤,药不宜峻。”由于内伤性质和脏腑病变的不同,有肺经咳嗽脾经咳嗽心经咳嗽肝经咳嗽肾经咳嗽气虚咳嗽血虚咳嗽等。详各该条。

猜你喜欢

  • 瞎蠓

    见《中药志》。为虻虫之别名,详该条。

  • 阳虚失血

    病证名。《金匮翼·诸血统论》:“阳虚失血者,脾胃气虚,不能固护阴气也。仁斋直指云:血遇热则宣流,故止血多用凉剂。然亦有气虚挟寒,阴阳不相为守,荣气虚散,血亦错行,所谓阳虚阴必走是耳。外证必有虚冷之状,

  • 朱田火丹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丹毒之一种。丹先发背部,后漫及全身,一日一夜即可成疮,色如红枣。未成疮时宜用棘根煎汤外洗,若已成疮,宜用赤小豆末敷之。

  • 手爪甲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人指甲之别名,详该条。

  • 渊疽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为无头疽生胁部腋下三寸者。多因忧思太过,肝胆两伤而成。初起坚硬,肿而不红,日久方溃。脓稠色白者顺;如豆浆水者逆。治法同无头疽,若疮口有呼吸声出,此为内膜透,即灸阳陵泉,兼服护

  • 水穴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扶突,见该条。

  • 内针

    ①器械名。《喉风论》:“内针长六寸,其锋遍以竹杆套之,外露锋二分,其利如刃。凡口内红肿至牙床者以此破之。有格则不深入,故套竹杆于外也,其针如刃利欲其速破也。”②出《灵枢·官针》。内,音nà纳。内针,即

  • 中风七穴

    治疗中风的七个穴位。《太平圣惠方》:“凡人……或饮食不节,酒色过度,忽中此风,言语蹇涩,半身不遂,于七处一齐下火,灸三壮。如风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一百会、二耳前发际(后世作曲鬓穴)、三肩井穴、四风市穴

  • 辰砂草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瓜子金之别名,详该条。

  • 乐梧冈

    【生卒】:1661~1742【介绍】:清药家。字凤鸣。北京人。初习儒,于公元1702年创办同仁堂药店。自称方尊《肘后》,药辨地道,注意炮制品味质量。1723年前后开始提供清廷御药房药品。子孙继其业,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