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木槿花之别名,详该条。
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详疝条。
病名。见《医方考》卷一。即大头瘟。详该条。
证名。指神志失常而狂乱无定。《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躁狂越,皆属于火。”参见狂条。
《辨证录》卷十一方。白术(土炒)、巴戟天(盐水炒)各一两,人参、炒杜仲、菟丝子(酒炒)、炒山药,炒芡实各三钱,肉桂、补骨脂各二钱,制附子三分。水煎服。治妇人下部寒冷不孕。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土人参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即顶门痈。详该条。
①指外感初期的轻症发热。②指阴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又名疯犬咬伤、猘犬伤、狂犬伤。公元前六世纪,我国已有“国人逐瘈狗”的记载。《淮南子》有“猘犬不投河”的描述。葛洪认为“犬忽避人藏身的现象,即是将疯的先兆,并主张用狂犬脑外敷咬伤
证名。《张氏医通》卷八:“青黄凸出者,风轮破碎,内中膏汁绽出也。”即青黄牒出。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