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儒门事亲

儒门事亲

  • 儒门事亲

    新刻《儒门事亲》序重刊《儒门事亲》序《儒门事亲》后序卷一七方十剂绳墨订一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二立诸时气解利禁忌式三疟非脾寒及鬼神辩四小儿疮丹瘾疹旧蔽记五证妇人带下赤白错分寒热解六霍乱吐泻死生如反掌说七

  • 儒门事亲

    综合性医书。15卷(一作14卷)。金·张子和撰。撰年不详。张氏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善用汗、吐、下三法。书中详细介绍他用三法的学术见解和各科多种病症的临床实践,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和创见,并附较多治案。相传此

猜你喜欢

  • 火气不调

    指火、气的偏盛偏衰。火气偏盛,阳热有余则身热烦渴;火气不足则形寒肢冷,倦怠短气。《千金要方》:“凡人火气不调,举身蒸热。”又云:“火去则身冷。”

  • 中满者泻之于内

    治法。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满,指脾胃运化失常,气机阻滞于内而胸腹胀满;泻,指疏利气机,消除积滞。谓中焦积滞、胸腹胀满者,用消导理气等法治疗。

  • 潘楫

    【生卒】:1591~1664【介绍】:明末医生。字硕甫,号邓林。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拜当地名医王绍隆为师,学习诊脉和制药技术。在市镇中卖药,门徒很多,从所用的器皿上,便可以辨知是潘门弟子。他曾增注王

  • 行瘀

    用活血药或结合理气药以祛除瘀血的治法。详祛瘀活血条。

  • 本元

    出《素问遗篇·刺法论》。即元气。详该条。

  • 小儿阳厥

    即小儿热厥,详小儿厥证、小儿热厥条。

  • 气郁眩晕

    病证名。又称气晕。《证治汇补·气郁眩晕》:“七情所感,脏气不平,郁而生涎,结而为饮,随气上逆,令人眩晕。”症见头目昏眩,精神抑郁,心悸怔忡,时时面部发热,眉棱骨痛,嘈杂恶心,脉沉等。治宜解郁化痰,安神

  • 三痫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即风痫、惊痫、食痫。各详该条。

  • 肝心痛

    厥心痛之一。因肝病而邪上乘心所致。《灵枢·厥病》:“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歧骨陷处痛,名心痛。……连胁,名肝心痛。”《张氏医通·诸痛门》:“肝心

  • 大谷

    见溪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