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五痹汤

五痹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痹汤

药方名称五痹汤

处方附子姜黄(洗去灰土)、羌活白术防己,各一两。甘草(微炙)半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风寒湿邪,客留肌体,手足缓弱,麻痹不仁,或气血失顺,痹滞不仁,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重,水一盏半,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五痹汤

药方名称五痹汤

处方姜黄(洗去灰土)羌活白术防己各30克甘草(微炙)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风寒湿邪,客留肌肤,手足缓弱,麻痹不仁,或气血失顺,痹滞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10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猜你喜欢

  • 葛根一物饮

    药方名称葛根一物饮别名葛根汤、葛根饮、葛根汁、葛根饮子、葛根汁饮处方葛根汁2升。功能主治妊娠热病烦闷,小儿伤寒衄血,金疮中风。用法用量葛根汤(《圣济总录》卷一三九)、葛根饮(《圣济总录》卷一四○)、葛

  • 补天五子种玉丹

    药方名称补天五子种玉丹处方大原生地8两(清水洗刷净,入瓦罐中,水煮1昼夜,再蒸、晒9次,焙干),山萸肉4两(酒拌炒),准山药4两(乳拌、蒸,晒),丹皮3两(酒炒),块云苓3两(乳拌,蒸,晒),泽泻3两

  • 白灵药

    《种福堂方》卷四:白灵药药方名称白灵药处方芦甘石1两,黄连1钱,黄柏2钱,黄芩2钱。制法将三黄煎浓汁,将甘石放在银罐内,烧极红收汁,约9次,以甘石酥为度,晒干研细,加冰片5分。功能主治生肌长肉。主口碎

  • 沉香降气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沉香降气汤药方名称沉香降气汤处方香附(炒.去毛)四百两,沉香十八两半,缩砂仁四十八两,甘草一百二十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痞塞,心腹胀满

  • 草圣丸

    药方名称草圣丸处方干木瓜、白僵蚕(炒去丝嘴)、荆芥穗、草乌头(炮,去皮尖)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干湿脚气,及下部一切疮痒。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摘

  • 参术丸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参术丸药方名称参术丸处方人参1两半,白术1两半,木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干姜(炮)1两,桂(去粗皮)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槟榔(锉)半两,枳壳(去瓤,麸炒)1

  • 理脾化滞清疟饮

    药方名称理脾化滞清疟饮处方甜白术1钱5分(土炒),云苓1钱5分,制半夏2钱,炒枳壳1钱,青皮8分,甘草3分,柴胡5分,草蔻仁1钱(研)。功能主治小儿五岁至十岁以外而患疟者,初由饮食伤脾,脾虚食积不化,

  • 闭关止渴汤

    (辨证录》卷六:闭关止渴汤药方名称闭关止渴汤处方石膏15克玄参60克麦冬60克 熟地60克青蒿15克功能主治清胃火,填肾水。主消渴。胃热津枯,肾水亏乏,大渴恣饮,易于饥饿,得食渴减,不食则渴尤甚。用法

  • 化核膏

    《外科全生集》卷四:化核膏药方名称化核膏处方壁虎14条蜘蛛28个蜗牛36枚 大麻油2千克 鲜何首乌藤叶 鲜甘菊根 鲜薄荷鲜牛蒡草 鲜苍耳草各250克连翘玄参苦参白蔹白芥子僵蚕水红花子大黄荆芥防风各12

  • 胡麻将军散

    药方名称胡麻将军散处方二花2钱,当归1钱,穿山甲1钱半,牛子1钱半,山栀1钱半,黄芩1钱半,黄柏1钱半,黄连6分,大黄2钱,芒消2钱,大胡麻1钱半,小胡麻1钱半,甘草4分。功能主治酒伤成癣成疥,虫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