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安徽中草药》。为合掌消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灵枢·五禁》。大量出汗之意。有见于外感病发汗之后,汗出表解而渐愈者。有热迫津液外泄,大汗出而里热转甚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脾虚水湿不化,泛溢肌肤而致。宜调理脾胃,行气利水。用木香调胃汤(木香、陈皮、车前子、甘草、三棱、莪术、红豆蔻、大腹皮、砂仁、苍术、木通、萆薢、山楂、姜皮)。
即邻近选穴法,见该条。
同样都是以保养精气为目的。《灵枢·五乱》:“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出《难经·四十二难》。脾有裹藏血液的功能。参见脾藏营条。
指脏腑阴阳俱虚,或气血俱虚,或肾阴阳俱虚。可因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或阴阳俱损而致。在辨证方面,既有阳虚的见证,又有阴虚的见证。治疗原则应两补阴阳,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分主次施治。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光枝勾儿茶之别名,详该条。
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
病名。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子宫脱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