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久疟

久疟

疟疾久延不愈者。《诸病源候论·久疟候》:“夫疟皆由伤暑伤风所为,热盛之时,发汗吐下过度,府藏空虚,营卫伤损,邪气伏藏,所以引日不瘥,仍故休作也。”疟见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则恶寒,脾虚发热;若阴火下流则寒热交发而疟作;或微寒微热面白神萎,口淡无味,胃呆纳差,大便溏薄等。治宜益气养血温阳化阴。方用补中益气汤人参养荣丸等。倘阳虚明显,则用桂附八味丸等,以益火之源,而消阴翳。参见疟疾条。

猜你喜欢

  • 石决明汤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六方。生石决明、僵蚕、防风、穿山甲、连翘、羌活各一钱,乳香、甘草、金银藤、黄连、当归尾、大黄、天花粉各八分。酒、水煎,空腹服。治颈项坚肿木硬,口躁舌干,恶心烦渴,便秘。

  • 眉心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眉心疔。见该条。

  • 糜疳

    口腔及牙床糜烂的证候。又名口疳。多由疳疾及痘疮患儿,口腔不洁,或于夏令署湿偏盛之际,胃火与湿热之气上攻,侵蚀于口而成。症见口中溃烂,常发生于舌、颊、唇内侧及上腭等处,有时扩展到唇外,口角、齿龈及咽喉。

  • 张涣

    【生卒】:十一、十二世纪间【介绍】:北宋医生。籍贯不详。北宋末年卖药于开封。因曾用草药治愈宋徽宗子之病而官至翰林医正。集有《小儿医方妙选》3卷,已佚。参见闻人耆年条。

  • 咽喉口齿科

    宋太医局医学分科有口齿兼咽喉科。即喉科。详该条。

  • 肺气

    ①指肺的功能活动。②指呼吸之气,包括胸中的宗气。③指肺的精气。《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 胃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 鹘眼凝睛

    病证名。指目若鹘鸟之眼珠突出而定睛不转之病状。见《银海精微》。又名鹘眼凝睛外障、鱼睛不夜。多因风热毒邪壅阻,眼络滞涩所致。证见目珠逐渐胀起,赤而坚硬,甚则突出于眼眶。眼珠转动失灵,胀痛难忍,视力锐减,

  • 小膀骨

    骨名,即桡、尺骨的统称,参见臂骨条。

  • 郑承海

    【介绍】:清末医家。字青岩。歙县(今属安徽)人。为当地喉科名医郑宏绩之次子,郑承湘之弟,亦继家学,撰有《喉科杂证》一书,未见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