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七厘散

七厘散

《中国药典》:七厘散

药方名称七厘散

处方血竭500g乳香(制)75g没药(制)75g红花75g儿茶120g冰片6g麝香6g朱砂60g

性状本品为朱红色至紫红色的粉末或易松散的块状;气香,味辛、苦,有清

凉感。

炮制以上八味,除麝香冰片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血竭等五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用于跌扑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1.5g,一日1~3次;外用,调敷患处。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瓶装(1)1.5g(2)3g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伤科补要》卷四:七厘散

药方名称七厘散

处方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3克 己霜 (去油)血竭自然铜(锻)硼砂半夏各3克 归尾6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散瘀定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0.21克,老酒送下。

摘录伤科补要》卷四

《良方集腋》卷下:七厘散

药方名称七厘散

处方血竭30克麝香冰片各0.36克乳香没药红花各4.5克朱砂3.6克儿茶7.2克

制法上药八味,研极细末,瓷瓶收贮密封。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治跌打损伤,瘀滞作痛,骨断筋折,创伤出血。外敷一切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每服0.21克,日服一至二次。或用酒调敷患处。

备注原书云:本方"不可多服,故以七厘名之"。

摘录《良方集腋》卷下

猜你喜欢

  • 沉香永寿丸

    药方名称沉香永寿丸处方莲肉1斤(先用酒浸1日后,装入雄猪肚内,缝合,将浸莲肉酒添水煮;猪肚大1个,小2个。取出晒干,肚不用),茅山苍术1斤(分作4份,1份酒浸,1份泔浸,1份盐水浸,1份醋浸;春秋5日

  • 鹳骨丸

    《圣惠》卷五十六:鹳骨丸药方名称鹳骨丸处方鹳骨1两(涂酥、炙微黄),桂心3分,雄黄1两(细研、水飞过),麝香半两(细研),朱砂1分(细研),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蜈蚣1条(微炙)。制法上为末。炼蜜

  • 泻子汤

    药方名称泻子汤处方玄参90克甘菊花30克知母9克天花粉9克功能主治泻胃火。治心胃火盛,发狂,腹满不得卧,面赤心热,妄见妄言,如见鬼状。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四

  • 加减玉容散

    药方名称加减玉容散处方白芷1两5钱,白牵牛5钱,防风3钱,白丁香1两,甘松3钱,白细辛3钱,山柰1两,白莲蕊1两,檀香5钱,白僵蚕1两,白及3钱,鹰条白1两,白蔹3钱,鸽条白1两,团粉2两,白附子1两

  • 土槐饮

    药方名称土槐饮处方土茯苓30克,生槐花30克,甘草9克。功能主治除湿、清热、解毒。主湿热之邪,客于皮肤。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可泡水代茶饮。摘录赵炳南方

  • 调卫汤

    《脾胃论》卷下:调卫汤药方名称调卫汤处方苏木红花各0.3克猪苓0.6克麦门冬生地黄各0.9克半夏(汤洗七次)生黄芩生甘草当归梢各1.5克羌活2.1克 麻黄根黄耆各3克五味子7枚制法上药哎咀,如麻豆大,

  • 豆麦粥

    药方名称豆麦粥处方绿豆1升,糯米1升,小麦1升。制法上炒熟为末。功能主治饮食不住口,仍易饥饿,近似中消。用法用量每用末1升,滚水调服。摘录《寿世青编》卷下

  • 黄龙散

    《鸡峰》卷十九:黄龙散药方名称黄龙散处方木通1两,瞿麦1两,大黄半两,陈橘皮1分,槟榔4个。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水气,服青龙丹后至第5日水道涩滞不快。用法用量每服2-3钱,用汤使3盏,同煎至8分,和

  • 消乳丸

    药方名称消乳丸处方香附(炒)30克甘草(炙)15克陈皮(去白)15克 缩砂仁30克神曲(炒)30克 麦蘖(炒)30克制法上为末,泡雪糕丸,如黍米大,七岁以上绿豆大。功能主治温中快膈,止呕吐,消乳食。治

  • 桔梗汁方

    药方名称桔梗汁方处方生桔梗不拘多少。功能主治中蛊吐血。用法用量上取汁,每服1小盏,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