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鼠奶痔

鼠奶痔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形如鼠奶。”日本丹波元坚《杂病广要脏腑类:“一者肛肠生肉……或似樱桃,或大如豆,时时出血,又如出脓,名曰鼠奶痔。”本病相当于直肠息肉。

猜你喜欢

  • 鸡爪三七

    见《广西中草药》。为伽蓝菜之别名,详该条。

  • 内踝疽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即发于内踝处的附骨疽。《外科真诠》卷上:“内踝疽生于足踝近腕之处,内属三阴经,外属三阳经,俱有寒湿下注。血凝气滞而成。初起坚硬漫肿,皮色不变,时时隐痛,难于行立。”并可成脓,

  • 红硬舌

    全舌深红或紫红,舌根强硬不语之象。主脏腑实热已极、或因燥火浸淫,或为时疫直中,宜苦寒清热解毒治之。若舌尖能动,舌根胖硬不能言语,此为肝风内动,风痰壅盛,宜清心开窍祛痰,平肝熄风。若舌短硬不能伸出,面色

  • 耳孔

    七窍之一。外耳道出口的孔窍。参见七窍条。

  • 悲中

    类中风病证之一。因悲哀过度,精神消耗,肺气闭郁化热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 六月冻

    见《江西草药》。为腐婢之别名,详该条。

  • 耳针麻醉

    针刺麻醉之一。是在耳针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刺麻醉方法。即按针麻要求在耳穴上针刺以进行手术。现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使用针麻的外科手术,尤以颅脑、五官、颈、胸部手术为宜。通常按心藏神,肺主皮毛的藏象学说选取

  • 寒喘丸

    经验方。见《江西中医药》1956.2。砒石二份,豆豉十七份,江米粉一份。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0.09~0.15克,夏季停服。治寒喘。本方由《普济本事方》紫金丹加味而来。

  • 瓦花

    出《摘元方》。为瓦松之别名,详该条。

  • 蒲黄草

    出《经效产宝》。为香蒲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