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书名。又名《宣明论方》15卷。金·刘完素撰于1172年。卷1~2诸证门,将《素问》一书中的61个病名逐条照原文作了分析和制定处方;卷3~15分为风、热、伤寒积聚、水湿、痰饮、劳、燥、泄痢、妇人、补养、诸痛、痔漏、疟疾、眼目、小儿等各门,每门均先引《素问》医论,作者加以引伸,并制定处方。本书不仅补充了《素问》所记病候缺乏方药的不足,并反映出刘氏偏重寒凉、降火益阴为主的治疗大法。现有《刘河间伤寒三书》本。

猜你喜欢

  • 肺燥久咳

    证名。肺经津液干枯而引起的咳嗽。多系久病热郁,耗伤津液,肺经枯燥所致。因肺为清虚之脏,主肃降,肺失津液滋濡,则肃降失职而致气机逆乱,因而咳嗽,低热,痰少而带血丝,或鼻出血,间或气促,舌红苔少。治宜清润

  • 罗晃子

    见《本草纲目》。为凤眼果之别名,详该条。

  • ①人身体液的组成部分。来源于饮食,随三焦之气,出入于肌肤腠理之间,以温养肌肉,充润皮肤。津出于腠理则为汗,下达膀胱即为尿。若腠理闭,津不能出,则下降于膀胱而小便增多;反之,汗多则津不化水下行,小便就会

  • 澄茄根

    见《四川中药志》。为豆豉姜之别名,详该条。

  • 王清源

    【介绍】:见王馥原条。

  • 搓法

    ①刺法。指入针后,以拇食两指持住针柄,如搓线状朝一个方向捻转的方法。《针经指南》:“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针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治寒而里卧针,依前转法,以为搓也。”有的搓法掺以提插,区分寒热。如《针

  • 胸中痞鞭

    鞭为硬之古体字,即胸中痞硬,详该条。

  • 侧棱

    即横产。清·员从云《产科一得》:“手先出者,名曰侧棱。”

  • 扁鹊外经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12卷,已佚。

  • 麻布叶

    见《广东中草药》。为破布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