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
见针灸甲乙经条。
见针灸甲乙经条。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下。指雀舌之发于右者。详雀舌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水苦荬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麻九畴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四。即十奇散,见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羌活、黄芩、陈皮、前胡、猪苓、甘草、知母。水煎服。治太阳疟,腰痛头痛且重,遍身骨痛,小便短赤,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热止,汗出难已。如口渴,即兼阳明,宜倍知母,加麦门冬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高风雀目内障。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出《金匮要略·杂疗方》。在患者肢体的外侧面,由近端推向远端。《寿世保元·发痧》:“先将儿两手自臂捋下,血聚指头方刺。”
经穴著作。上海第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组编绘。本书系参照有关针灸文献用解剖学方法对常用的经穴部位及针法、主治等加以整理编成。书后并附插图。1960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病证名。病因形体肥盛,湿痰壅阻,躯脂逼迫冲任,以致经血不得及时下达,故而经行错后,血色淡,质稠粘,带下连绵,心悸头眩。治宜健脾除湿,化滞导痰。方用六君子汤加苍术、香附、南星。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瓜子金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