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马口

猜你喜欢

  • 刺三加

    见《贵州民间药物》。即刺三甲,详该条。

  • 子午捣臼

    针刺手法名。出金·窦汉卿《金针赋》。其法进针得气后,先紧按慢提,左转九次,再紧提慢按,右转六次。如此反复多次,能导引阴阳之气,用以治疗水肿、气胀等症。

  • 倪涵初疟痢三方

    书名。清·倪涵初手定。撰年不详。倪氏对疟疾、痢疾各拟三方,介绍其适应症及加减用法,处方平易有效。对于痢疾治法,提出忌温补、忌大下、忌发汗、忌分利四忌。本书后刊入《济世专门编》中。

  •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书名。上海中医学院编。本书刊登报告论文十一篇。介绍丁甘仁、王仲奇、朱南山、陈筱宝、张骧云、范文虎、费绳甫、恽铁樵、徐小圃、奚詠裳、夏应堂等各医学流派的学术渊源和临床经验,着重介绍诸家所长。其中审病论证

  • 金镞科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参见金疮肿科条、十三科条。

  • 辛寒生津

    清法之一。用辛凉药清胃热,生津液的治法。例如胃阴先虚,胃火炽盛,症见口舌生疮,口中有秽气,口干口渴,干呕,舌苔黄燥,脉大而虚等,用加减玉女煎。

  • 竖鹅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三。即乳蛾。详横鹅条。

  • 乌疔草

    见《福建中草药》。为龙葵之别名,详该条。

  • 穿腮

    病名。即穿腮毒之简称。详该条。参见骨槽风条。

  • 徐淡安

    【介绍】:见徐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