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颇(kǎn 砍)

颇(kǎn 砍)

同腮。《灵枢·杂病》:“顑痛,刺手阳明与顑之盛脉出血。”

猜你喜欢

  • 兼方

    用主治不同的药物组合而成的方剂。如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外有表寒,内见阳虚之证,用麻黄解表发汗,附子温经助阳,细辛温通表里,以兼收疗效。

  • 邵英俊

    【介绍】:唐代口齿科医家。撰有《口齿论》1卷、《排玉集》2卷等口齿科专著,是我国较早的口齿专书,均佚。

  • 虚火

    ①真阴亏损引起的发热。如两颧潮红、低热、五心烦热或骨蒸劳热、心烦失眠、盗汗、尿短赤、口燥咽干、舌红苔少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多见于热病伤阴的后期,或阴虚劳损等。②阴盛格阳引起的假热症状。参见阴盛格阳

  • 鱼泡通

    见《四川中药志》。为小通草之别名,详该条。

  • 泡服

    煎服法之一。即焗服。对含有挥发油或容易出味,用量较少,久煎失效的药物,如西红花、肉桂、番泻叶等可用泡服法。泡时用半杯开水或将煮好的一部分药液趁热浸泡(加盖,以减少挥发油的挥发)。

  • 齿本

    解剖名。指齿根,实为牙颈。《难经》五十八难:“汗注不休,齿本槁痛。”

  • 发汗法

    治法。即汗法,详该条。

  • 小青鱼胆

    见《云南中草药》。为小龙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 脬舌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舌卒肿起,如吹脬满口塞喉。”后《重纂包氏喉证家宝》释为:脬舌,痰火犯心经,舌忽胀满,软如猪尿脬,不痛流涎、妨言语。即泡舌。详该条。

  • 脉义简摩

    脉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之一。8卷。清·周学海撰于1892年。作者阐述脉理,主张由博返约,执简驭繁。但又认为当时流行的《濒湖脉学》过于简略,于脉理无所发明,遂参阅有关文献五、六十种,并结合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