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中草药选》。即青羊参,详该条。
①《张氏医通》卷十六方。黄连、吴茱萸各等分。水煎干,去吴茱萸,取黄连焙燥,为细末,水泛为丸,梧桐子大,每次四十至五十丸,空腹温开水送下,或睡前温酒送下。治肝火胁下急痛。②见《保婴撮要》卷一。即抑肝散制
【介绍】:北宋医家。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曾注解《圣济经》。
见宋若昂《胎产珍庆集》。即恶阻。详该条。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即疠风。详该条。
证名。肺藏魄,肺经之汗称为魄汗。《素问·生气通天论》马莳注:“肺经内主藏魄,外主皮毛,故所出之汗,亦可谓之魄汗也。”一说魄白古通,魄汗即白汗。参见白汗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扶芳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颧疔。见该条。
病证名。肿满之一。属寒属虚,主要由于患儿脾肾虚弱,脾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化水,以致水邪停留,外泛作肿,内停作胀。《幼幼集成》:“阴水肿,身不热,口不渴,身冷怯寒,二便自调。”脾虚宜健脾利水,用茯苓导水
【介绍】:金代医家。号瑞泉野叟。盱眙人。著有《伤寒心要》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