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怪脉之一。脉象沉实之极,如用指弹石的感觉。
证名。《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肝热,按至肌肉之下,骨之上乃得,肝主筋也,寅卯时尤甚。必兼多怒多惊,便难,转筋挛急,四肢困热,满闷,筋痿不能起,头痛,耳聋,……冒眩,多瘛。”治宜养肝清热为主。
病名。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聤耳的别名。系指脓耳耳内流脓腐臭者。又叫内耳疳臭。名称各异,总由积热上壅或风水入耳所致。久病可致耳聋。参见聤耳、耳疳条。
金元时代医学上的一个学术派别。其代表人物为张元素,因张氏家居易水(今河北易县)故名。该学派重视致病的内因,具有创新思想,认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反对泥于古方。后由著名医家李杲加以
病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经水或多或少。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玉簪花之别名,详该条。
指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出《诸病源候论》。亦名胎前病。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四。即独胜散第一方,见独胜散条。
病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即绿风内障。详该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即脚根喉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