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钱乙

钱乙

【生卒】:约1032~1113

【介绍】:

北宋著名儿科学家。字仲阳。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幼年是个孤儿,由姑母收养,成人后随姑父吕氏学医,由于刻苦钻研,重视临床实践,成为杰出的儿科医家。在山东一带颇享盛名。后于1078~1085年(元丰年间)先后治愈长公主及皇子病,授予翰林医学,并曾任太医丞。后因病辞退。钱氏专业儿科六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对一些常见小儿病如惊风、吐泻、咳嗽天花麻疹等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均有进一步的发展。又根据小儿病理特点,总结出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治疗上主张柔润的原则,强调补泻需同时进行。不拘泥于古人的经验,善于化裁古方和创制新方,如治痘疹初起的升麻葛根汤,治小儿心热导赤散,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异功散,以及治肾阴不足六味地黄丸等均有较好的疗效,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和应用。其理论、临床经验和医案,经阎孝忠加以整理,约于1114年(政和四年)编成《小儿药证直诀》,对我国儿科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 刘渊然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明代道士兼医家。江西赣县人。幼年出家,在祥符宫当道士,通医药。洪武二十年(1387年)受召于朱元璋,号高尚。永乐年间(1403~1424年)随皇帝到北京。仁宗时,号“长寿真

  • 血虚痹

    病证名。指血虚不能濡养肢体而致的痹症。《医学入门》卷五:“血虚痹者,皮肤不仁,济生防风汤,或黄芪建中汤去饴加桂枝。挟瘀血者,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挟痰者,手足麻痹,多睡眩晕,济生茯苓汤或二陈

  • 上牙床骨

    即上颌骨的齿槽突。载附上颌齿。

  • 阿儿七

    见《陕西中草药》。即窝儿七,详该条。

  • 肝胀

    病证名。①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医醇賸义·胀》:“寒气上逆,则两气相积,而肝木怒张,胁下乃肝木之本位,痛引小腹,则壅极而决矣。当疏肝化浊,青阳汤主之。”《金匮翼·胀

  • 昨叶荷草

    出《新修本草》。为瓦松之别名,详该条。

  • 肾虚寒

    在病机上,指肾阳虚而生内寒,即肾阳虚兼有腹胀、浮肿、黎明前泄泻等症。《备急千金要方》:“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名曰肾虚寒也。”又:“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

  • 羊敬元

    【介绍】:见羊欣条。

  • 天心

    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①位于掌心。治惊风、口眼歪斜等。《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掌面诸穴图》:“天心穴,乾入寸许,天吊惊风、口眼歪斜,运之效。”②位于额前中,天庭下方。与其它穴位配伍,可

  • 舌形

    诊舌质内容之一。主要观察舌的老嫩、芒刺、裂纹、胀瘪等。老嫩指舌形的坚敛苍老或浮胖娇嫩。老属实证,嫩属虚证。舌上隆起如刺状称芒刺,主胃热炽盛或邪热内结。舌有裂纹是热盛或是血虚而阴不足。舌体肿胀,病多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