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金匮要略编注

金匮要略编注

书名。24卷。清·沈明宗编注。刊于1692年。初名《张仲景金匮要略》,1693年重刊时改题本名。沈氏以世传的《金匮要略》刊本“编次失序”,与张仲景原著有所出入,并认为“从来著书立言,必先纲领,次及条目”,因将《金匮要略》重予编排,以序例冠于首,将以下的方论部分略予贯串整理,使之趋于条理。其所加释文,或有一些较好的见解。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曹炳章将其改名为《沈注金匮要略》。

猜你喜欢

  • 王幼孙

    【生卒】:约1180~1256【介绍】:宋代医家。字季稚。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撰《简便方》1卷,已佚。

  • 栎子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橡实之别名,详该条。

  • 脾阳

    指脾的运化功能及在运化活动过程中起温煦作用的阳气,是人体阳气在脾脏功能方面的反映。如脾阳虚、运化失职,可出现饮食不化,腹胀满,大便溏泄,四肢不温;或痰湿内阻,发生痰饮;或水湿停滞,四肢浮肿等病症。脾阳

  • 诊脉要诀

    见管见大全良方条。

  • 吴绶

    【介绍】:元代医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善治伤寒,撰《伤寒蕴要全书》。探讨五运六气,画图立说。后征至京师,为太医院院判。

  • 红苓蔃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荷苞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 排风藤

    见《分类草药性》。为白毛藤之别名,详该条。

  • 沈存中

    【介绍】:见沈括条。

  • 暑泻

    病名。见《丹溪心法·泄泻》。又称暑泄。指暑毒之邪伤于肠胃所致的泄泻。《证治要诀》卷八:“暑泻,由胃感暑气,或饮啖日中之所晒物,坐日中热处,证状与热泻略同,宜胃苓饮,或五苓散加车前子少许。”《杂病源流犀

  • 伤产

    病名。①杨子建《十产论》:“伤产者,言怀胎未足月,有所伤动,以致忽然脐腹疼痛,或服催药过早,或产母用力太早,逼儿错路,不能正生。”②汪嘉谟《胎产辑萃》指过月而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