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系指患牙疳而上下唇破,鼻穿并牙齿落者。《幼幼集成》卷4:“牙疳者,初作臭气,次则齿牙黑,甚则龈肉烂而出血,名为宣露,此由肾热。其气直奔上焦,故以走马为喻,宜速治之;若上下唇破鼻穿齿落者,名曰崩沙
见清·曾鼎《妇科指归》。指差经。详该条。
【生卒】:十世纪【介绍】:五代后蜀医家。撰有《保童方》。已佚
病名。出《保婴撮要》卷十三。即腹皮痈。见该条。
指臂之上骨,即桡骨。《灵枢·经脉》:“循臂内上骨下廉。”
即指切押手法,见该条。
【介绍】:见程衍道条。
指饮食要有时间规律、按时进餐。因为脾胃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如不按时进食,脾胃功能将因之紊乱。《吕氏春秋》:“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鼓胀之一。多因饮酒过量,损伤脾胃,水湿停聚而致。《景岳全书·杂证谟》:“少年嗜酒无节,多成水鼓。……盖酒性本湿,壮者气行则已,酒即血也;怯者着而成病,酒即水也。不惟酒为水,而血气既衰,亦皆随酒而悉为水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刺五加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