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图经》。为荠苨之别名,详该条。
见舌鉴辨正条。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协助医博士的教学活动。官阶从九品上参见太医署、医博士条。
病名。鱢音骚,臭也。指肺受外邪所致的咳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备急五嗽圆,治五种咳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鱢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皆有肺受风寒,气不宣通所致。”亦指传染性咳嗽。《不居集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肩胛部,腋后纹头直上,与第四胸椎棘突相平处。主治肩背疼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介绍】:见巫妨条。
病证名,指小儿肾与膀胱有热而致小便淋沥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诸淋者,肾与膀胱热也。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下于胞,行于阴,为小便也。肾气下通于阴,阴,水液之通路,膀胱津液之府
见《广东中草药》。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手心毒。见该条。②即涌泉疽。见该条。
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二。即唇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