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虚经乱

血虚经乱

病证名。见《景岳全书·妇人规》。由于血虚而致经行或先或后,或先后无定期,血色淡红,量涩少等。因肝脾血虚者,兼见抑郁不乐,胸乳胀闷不舒,食少腹胀,便溏等,治宜补血为主,方用四物汤,寒加肉桂,热加黄芩;肝脾肾三阴虚损者,兼见经后腹痛绵绵,喜暖喜按,食少便溏,腰膝痠软等,治宜补血养阴,方用小营煎五福饮等;忧思伤及心脾者,兼见饮食日少,心悸气短,失眠健忘等,治宜补益心脾,方用归脾汤七福饮等。

猜你喜欢

  • 桐子

    见《本草纲目》。为油桐子之简称,详该条。

  • 外科三字经

    见高憩云外科全书十种条。

  • 连珠口疳风

    病名。见《喉科泄秘》卷上,即连珠风。详连珠喉风条。

  • 幽谷

    名词。出《医心方》。即阴道穹窿。

  • 下加

    运气术语。下加于上为加,运与在泉同化,称为下加。《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甲辰甲戌太宫下加太阴,壬寅壬申太角下加厥阴。”

  • 培土生金

    也称补脾益肺。土指脾,金指肺。借五行相生的理论用补脾益气的方药补益肺气的方法。临床多用于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见食欲减退、大便溏、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肺虚脾弱的证候。

  • 地藕

    ①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山莲藕之别名,详该条。②见《分类草药性》。为地笋之别名,详该条。

  • 气陷泄泻

    病证名。指中气亏损,气虚下陷而致者。症见食后即泻,完谷不化,食减,消瘦,困倦,脱肛,自汗等。《医略六书·杂病证治》:“气陷泄泻,补中益气汤加羌、防。”“久泻脱肛,补中益气汤加粟壳、乌梅、五味、肉果。”

  • 脱壳乳痈

    病名。即乳发之南方俗称。见该条。

  • 水中金

    出《本草原始》。月经的别名,详月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