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即发生于胸胁、腰部以外部位的带状疱疹。详见缠腰火丹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女贞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为疫喉火毒极盛,致喉中生泡,泡密有浆,咽喉腐烂之病证。治宜疏解、透达、清化。可选用粘子解毒汤等加减。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喘》。即火喘。又名火炎肺胃喘。详该条。
证名。指小腹胀满。出《素问·玉机真藏论》。亦称小腹满。详小腹满条。
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黑风藤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郑虔条。
又称心火内焚。即心热过盛,心神受扰。症见心烦失眠,怔忡不安,甚则狂躁谵语,喜笑不休等。治宜清心泻火,辅以养心安神。
【介绍】:清医家。字浩川。广东南海人。嘉庆十年(1805年)经商澳门,习得种牛痘之法,自身试之并及亲友,均无不验,乃于会馆专司其事,历十余年。后将种痘方法详加记述,纂为《引痘略》(1817年)。为我国
败坏。《素问·疏五过论》:“精气竭绝,形体毁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