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素问遗篇·刺法论》。即元气。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旋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即指纹郁滞,推之不畅。主病邪稽留,阻遏营卫运行,每因痰湿、食滞、邪热郁结所致,均属实证。
见《苏州本产药材》。即通天草,详该条。
舌苔灰而干燥,舌质深红,为热盛伤津之候,治宜清里泄热(见《伤寒舌鉴》)。
见《丹溪心法》卷二。即麻子仁丸,见该条。
出《卫生杂兴》。为土茯苓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榕须,详该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一册方。又名清凉散。熟大黄、炙甘草、当归(酒洗)、芍药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五钱,加薄荷叶十片,水煎服。治夜热。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农吉利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