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金匮要略》。即竹茹,详该条。
病名。出顾呜盛《中西合纂外科大全》卷三。即土栗。详该条。
见《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即肾气丸,见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二:“其形如蜈蚣,亦有头足,发寒热,因食物被蜈蚣所游之毒而生,宜雄黄定子涂之。”
【介绍】:清医家。字桂岩。江苏泰州人。承家学精喉科。尝谓医宜审证用药,不可执死方治活病。如白喉,时医多宗养阴清肺法,不论病有寒热虚实之异,执一例百,收效者鲜。因以用辨证法治以汗、下、温、清等,则往往有
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例》。甘、辛味的药性是向外向上发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阳主升散,故无降。但亦有例外,如苏子辛温,沉香辛微温,均有降气作用。
见《救荒本草》。为节节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秦伯未条。
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即阴脏。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学家。撰有《岭南脚气论》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