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痘之一。指痘出蒙头满面。属痘疮火毒共积于头部所致。治宜疏解,用松肌通圣散(《医宗金鉴》:荆芥、羌活、牛蒡、防风、紫草、红花、青皮、当归、赤芍、紫花地丁、蜂房、山楂、木通)。
①偏胜。《素问·调经论》:“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②偏聚、聚合。《医方集解》:“邪并于阳,则阳实而阴虚。”③加重。《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不胜其阳……并乃狂。”即阴气不能胜阳,阳气加
壮族医疗法专著。黄瑾明等根据龙玉乾祖传经验整理而成。本传着重介绍壮医药线点灸法的特点、腧穴的体表定位法、取穴原则、施术要点以及在内、外、妇产、儿、皮肤、五官等科的临床应用。1986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
出《名医别录》。又名金花菜、光风草。为豆科植物紫苜蓿Medicago sativa L.或南苜蓿M.hispida Gaertn.的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苦,平。清热,利尿。治黄疸,痢疾,肠炎,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梵天花之别名,详该条。
乳母饮食有三方面须知避忌:①乳母有病服药时暂时不哺乳,以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小儿身体健康。②乳母勿大饥、大饱、大寒、大热、大喜、大悲,以免影响乳汁分泌的质量。③子有病时,乳母勿食发物等。
病证名。热邪炽盛引起的痉病。清·吴鞠通《解儿难》:“风温、风热、风暑、燥火致痉者,热痉也。”见于小儿高热引起的惊厥。治宜清热熄风,用羚角钩藤汤。如壮热、大汗而烦渴、脉洪大者,宜清热保津,兼以熄风,用白
中药炮制法之一。药材经火煅红后,立即投入水内或醋内。矿物类药物如磁石、代赭石、自然铜等多用此法。能使该药物质地松脆,易于研碎。
见《疡医大全》卷三。即归芪饮,见该条。
综合性医书。2卷。元·李汤卿撰。全书依次为原道统、推运气、明形气、评脉法、察病机、理伤寒、演治法、辨药性、十八剂共九部分。论述简要,颇能融会诸家学说。李氏将方剂的类别分为轻、淡、清、解、缓、火、暑、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