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医疗福利设施。据载系专门为供给四方宾客及士族患病所需药品和食物而设立的机构。
即百日咳。详该条。
下法之一。用泻水作用峻烈的药物治疗水肿实证的方法。适用于颜面、四肢浮肿,或腹中有癥块而有腹水,或胸胁有积水,而脉沉实之证。常用方有十枣汤、禹功丸之类,常用药有牵牛、甘遂、芫花、大戟、商陆等。
表里同病类型之一。症见发热无汗、头项强痛、烦躁恶热,甚或发狂,腹胀便秘,舌苔干燥,脉象滑数。多因表邪未解,内有宿食积热或兼其他停痰积滞所致。法当表里双解。
出《神农本草经》。为知母之别名,详该条。
眼的部位名。见《银海精微》。即黑睛。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蕨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漏。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山楂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又名《编注药性》、《注解药性赋》。明·刘全备(克用)编注。书前首论用药与四时治法之关系。正文采用歌赋体,大字书写药性歌赋,小字注出该药典故,治验、性用、单方等。书末列述各脏腑用药法及补真养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