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是一种较轻的出疹性传染病。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婴幼儿,流行于冬春季节。疹点细小淡红,出没较快,退后无落屑及疹痕,因其症状如痧子,故又名风痧。主要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表,发于
气功功法。结合意引、存想以进行锻炼的一种“食气”方法。见于《云笈七签》卷59中。其功法:①不拘时节,但觉饥时,即行咽气纳新,不用闭气,不求饱满;②新气上来,则旧气(浊气)下泄,当任其自出,不得抑秘;③
中医眼科手术器械。长约二至三寸,钢铁制作。用于穿刺切割等(见图7)。
病证名。指中气虚弱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气虚腹痛之症,面色痿黄,言语轻微,饮食减少,时时腹痛,劳动则甚,按之稍减。此气虚腹痛之症也。”《证治汇补·腹痛章》:“气虚痛者,痛必喜按,呼吸短浅。”可因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九。即舌缩,详该条。
【介绍】:见熊立品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鸡眼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亦名阳汗。详该条。
见《本草从新》。为紫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五色旁通五脏图》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