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脱营失精

脱营失精

①出《素问·疏五过论》。由于情志内伤,耗营伤精所致,症见形体消瘦,精神憔悴,饮食无味,畏寒善惊健忘四肢痿废等。治宜益精养血镇心安神。②《张氏医通·杂门》引陈毓仁痈疽图形》所载“失营”,认为即系《内经》所载“脱营失精”。其病由于“营气内夺,五志之火煎迫为患。……初如痰核,久则渐大如石,破后无脓,惟流血水,乃百死一生之证。……其形著也,或发膺乳腋胁,或发肘腕胫膝,各随阴阳偏阻而瘕聚其处。久而不已,五气留连,病有所并,则上下连属如流注然。……原夫脱营之病,靡不本之于郁,若郁于脏腑,则为噎膈等证……。”本病包括因情志抑郁诱发的恶性肿瘤。

猜你喜欢

  • 神火丹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丹毒之一。丹发两膀上,不过一日便赤黑色者谓之。治宜:栀子仁捣末,醋调敷。或用景天花捣绞汁,涂之。

  • 正头痛

    病证名。①即冲头痛。《东医宝鉴·外形篇》:“其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即正头痛也。”参见冲头痛条。②指满头皆痛之症,与偏头痛相对而言。《溪医述·病症辨异》:“正头痛者,满头皆痛,……偏头风者,但在半

  • 系络

    指从十五络脉分出的细小络脉。翟良《经络汇编》:“十二经出十五络,十五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

  • 寒凉派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详见金元四大家条。

  • 蛎蛤

    出《神农本草经》。为牡蛎之别名,详该条。

  • 侧卧位

    针灸体位名。见卧位条。

  • 右苇散

    ①《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集验方》方。又名石苇瞿麦散。石苇、葵子各二两,瞿麦一两,滑石五两,车前子三两。为细末,每服一钱,日三服。功能清热利水通淋。治淋病,小便不利,溺时刺痛。②《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

  • 柿丁

    见《中药志》。为柿蒂之别名,详该条。

  • 小儿瘰疬

    病证名。即淋巴结肿大,肿大者为瘰,肿小者为疬,合称瘰疬,又名九漏。《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身生热疮,必生瘰疬。其状如结核,在皮肉间三两个相连累也。是风热搏于气血,焮结所生也。”亦有由肝气郁结,痰湿

  • 齿黄

    证名。指齿牙不白而作黄色。多因口腔不洁,或胃中湿热熏蒸所致。治宜加强口腔清洁,或糯糠烧灰擦则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