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多由肺胃积热复感风毒所致。见《喉科秘旨》卷上:“生于上腭关内,两边形如榄核,痛而难食。”咽喉两边肿痛,面赤腮肿,甚或肿连项外,汤水难咽。语声难出,脉洪大。治宜疏风清热、解毒。用银翘散、清咽散、六
肝、心、脾、肺、肾五脏与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合称十一脏腑。见《侣山堂类辨》:“十一脏腑,应天之六津五音。”
出《素问·金匮真言论》。指鼻流涕与鼻腔出血的病症。王冰注:“鼽,谓鼻中水出;衄,谓鼻中血出。”详鼻流涕、鼻衄条。
通常指外感之风邪,是与疾病过程中产生的内风相对而言。参风条。
【介绍】:见赵铨条。
见《本草纲目》。为凤眼果之别名,详该条。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病证名。见周怡观《秘珍济阴》。属杀血心痛范畴。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本经逢原》。为接骨木之别名。②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蒴藋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