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惊骇不安,躁动不宁之证。详惊、躁条。
【介绍】:宋代医家。著《养生目录》一卷。
经外奇穴名。《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睛明在目内眥泪孔中。”《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称此为“内睛明”。并定位于眼内眥泪阜上。主治目赤红肿,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结膜炎等。沿眶内侧壁直刺0.5~1寸。勿捻
病证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即睁光瞎,详该条。
九积之一。指多饮汤水成积者。《儒门事亲》卷三:“水积,足胫胀满,郁李、商陆之类,甚者甘遂、芫花。”《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水积,多饮汤水成积,胸胁引痛,沥洛有声也。宜牵牛子、甘遂、茯苓
病证名。小儿发热面赤,手足抽搐,两目上视,痰喘不已。诊其六脉俱伏,反无热象。治以疏风而热不除,豁痰而痰不消,定惊而惊益甚者,属痧胀。视其腿弯、肘弯有痧筋,用消毒三棱针刺之,紫黑毒血流出自愈(《痧胀玉衡
见《滇南本草》。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面黑子。详该条。
即心气实。《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参见心气盛条。
出《灵枢·经水》。即手少阴心经,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