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愈。《素问·痹论》:“各随其过,则病瘳也。”《神农本草经》:“扁青,味甘平,主目痛……金创不瘳。”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生牛蒡子一两半,连翘、防风、荆芥、枳壳、桔梗、蔓荆子、白蒺藜(炒去刺)、当归、蝉蜕、厚朴各一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一片,葱白一茎,水煎,先薰后服。治面上风痒。
指雷火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
见《石室秘录》。指妇女的阴道外口。
证名。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经常感觉筋骨四肢酸痛。
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络经。其循行方向均由胸部内脏经上肢屈侧走向手部。《灵枢·逆顺肥瘦》:“手之三阴,从脏走手。”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多因恣酒嗜燥,或湿热,痰浊等所致。“风轮黄亮如金色,而视亦微眇,为湿热重而浊气薰蒸清阳之气,升入轮中,故轮亦色变。”(《张氏医通》卷八)。类今之虹膜异色性睫状体炎,宜清热除
证名。牙齿动摇,不能坚固。详牙齿动摇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老鼠耳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