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安徽中草药》。即竹节三七,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成》。即厥阴俞。见该条。
《证治准绳·疡医》卷一方。黄芪一两半,厚朴、防风、桔梗各二两,连翘二两二钱,木香、没药各三钱,乳香二钱,当归五钱,川芎、白芷、芍药、官桂、人参、甘草各一两。为细末,每服三钱,酒煎二至三沸,和渣温服。治
滑胎证型之一。孕妇素体阳盛,有滑胎病史,怀孕后因热伏冲任,迫血妄行,损伤胎元。症见小腹作痛,心烦不宁,口渴喜凉饮,甚则阴道流血,以致胎动欲坠。宜清热凉血,安胎,用保阴煎(生地黄、熟地黄、芍药、山药、续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风牵斜。详该条。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六十:“连滞经久,差而复发,故名久痔。”多因脏腑久积热毒,流注于大肠而致。证见肛边肿痒,或生疮瘘,脓血间下,经久不愈或愈而复发。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生于颧部的一种疔疮。即颧疔,详该条。
见中西医粹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瞖,为翳的异体字,即横翳内障。详该条。
指耳廓边缘部分。见《针灸大成》卷十。参见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