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1卷。18则。明·易大艮撰。作者认为“治病贵先识病性”,其特点是每证必据脉求因,审因辨证,推究病因及其传变,定方用药。治案层层设问以剖析病情、病因、病理变化及处方用药。治法以开郁为先,补益随后,
见《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为天南星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方论条。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四。即痛泻要方,见该条。
《症因脉治》卷四方。白芍药、甘草。水煎服。治血虚腹痛。
【生卒】:约1156~1228【介绍】:金代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字子和,自号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睢县、兰考一带)人。精通医术,继承刘完素的学术思想,用药多偏于寒凉,并擅长用汗、吐、下三法。认
即舌衄。详该条。
病证名。又称积结泻。因饮食积滞而致。《张氏医通·大小府门》:“积滞泄泻,腹必绞痛方泄者是也,平胃散加磨积药。”参见食积泄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