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老人便结

老人便结

病证名。指老人大便坚涩或不通。《景岳全书·杂证谟》:“老人便结,大都皆属血燥。盖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则阴虚之渐也,此外则愈老愈衰,精血日耗,故多有干结之证,治此之法无他,惟虚者补之,燥者润之而尽之矣。然亦当辨其虚实微甚,及有火无火,因其人而调理之可也。凡润燥等剂如导滞通幽汤苁蓉润肠丸搜风顺气丸、东垣润肠丸、卫生润汤丸、元戎四物汤三仁丸百顺丸之类皆可选用。又豕膏为润燥之神剂,最当随宜用之。其有大虚大热者,宜用前阴阳结治法许学士治年老虚人便秘,只用火麻仁苏子仁各半研取汁服之,更煮粥食之,不必服药而秘愈。”《济生方·大便》:“年高之人,以致秘结者,非少壮比,多服大黄恐伤真气,后方所载有威灵仙丸最佳。”《世医得效方·秘涩》:“老人脏腑秘,不可用大黄,老人津液少,所以脏腑秘涩,更服大黄以泻之,津液皆去,定须再秘甚于前。只可服宽润大肠之药,更用槐花煎汤淋洗亦效。更有老人发热而大腑秘涩,或因多服丹药,脾胃虚弱,蒸化不行,遂为脏腑积热,须用神保圆,得通泻一行,热亦即退。”《辨证录·大便闭结门》:“人有大便秘结者,其症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头目昏晕,面红烦躁,人以为火盛闭结也,谁知是肾水之涸乎?……此等之症,老人最多,正以老人阴衰干燥,火有余而水不足耳,治法但补其肾中之水,则水足以济火,大肠自润矣。方用濡肠饮。”《张氏医通·大便不通》:“老人血枯便闭,用生地黄当归身、鲜首乌各四两,广皮一两,熬膏顿热服半小杯,不通,三五次效。”参见虚秘条。

猜你喜欢

  • 穴空

    空,古与孔通,即孔穴。《素问·气府论》:“分之所在穴空。”参见腧穴条。

  • 祛痰

    帮助排痰或祛除生痰病因的方法。分为化痰、消痰、涤痰三类。其中以化痰法为常用。

  • 虫瘕

    病证名。指寄生虫结聚肠中所致的瘕病。《灵枢·厥病》:“肠中有虫瘕及蛟蛕,皆不可取以小针,心腹痛,懊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蛕也。”《类经·针刺类》注:“此言虫瘕在肠胃中

  • 凤单展翅

    小儿推拿方法。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凤凰单展翅。操作方法有三种:①右手大指自小儿总筋处按揉至关中,再用掐法,性温热,治寒症(见陈氏《小儿按摩经·手诀》)。②左手跪顶小儿一窝风处,右手食指将小儿大指

  • 紫葳

    即凌霄花,详该条。

  • 飞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多由肺胃积热,痰毒邪火上冲咽喉,或感受秽恶之气,郁怒而生。《焦氏喉科枕秘》亦云:“此症受秽恶之气,后因怒生喉中,卒然肿胀,渐至杀人。”治宜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用粘子解毒汤

  •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书名。又名《灵枢注证发微》。明·马莳注。9卷。刊于1580年。本书是最早的《灵枢》全注本。书中《灵枢》原文悉依南宋·史崧传本,共81篇。但卷数则合并为9卷。内容则根据《素问注证发微》的体例,逐篇、逐节

  • 乳疬

    病名。①出《疮疡经验全书》。古名奶疬。为乳中结核之一种。证见月经初潮前后,乳晕部出现疼痛性结块。多因冲任失调,肾气不充所致。治宜调理冲任,滋养肝肾,活血化瘀。选用逍遥调经汤。②即童子疬。出《疬科全书》

  • 八正

    ①指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时令。《素问·八正神明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②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

  • ①(cóng)。①顺从。与逆相对。《素问·生气通天论》:“气血皆从。”②正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③指采取某种处理方式或原则,即选用之意。《脾胃论》:“此湿胜,从平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