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绦虫病

绦虫病

病证名。由生食猪、牛、鱼肉引起。绦虫长盈丈,节片构成,寄生在小肠内,绦虫尾端节片常脱落后随大便排出,长寸许,故又叫寸白虫。《太平圣惠方》:“其虫发动,则伤人脏腑,饮食不成肌肤。”轻者无自觉症状,较重者全腹疼痛,食欲异常等;并可出现脾失运化,肝失疏泄等。治宜驱虫,可用槟榔芜荑、苦楝根皮、鹤虱雷丸石榴皮南瓜子贯众等;调理脾胃,可用异功散麦芽枳实

猜你喜欢

  • 悬雍肿

    病名。又称悬痈肿。《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若有伏热,上冲于咽喉,则热气乘于悬雍,故令或长或肿也。”

  • 问二便

    十问之一。大、小二便的变化,不但反映有关脏腑的病变,还可以识别疾病的寒热虚实。问大便要了解排便的次数、形状、颜色、气味及排便前后的感觉等。大便秘结难解,稠粘臭秽或夹有脓血,伴有实热脉证的,多属实热证。

  • 昌狄·班丹措吉

    【介绍】:元代著名藏医学家。医药世家出身。精心研究祖传医学秘诀《甘露渠流》、《昌狄医经》。精通《八支药方》、《四部医典》和藏医民间经验。著有多种医著。医学造诣颇深。尤擅长于解剖及药物图谱的绘制。亲身倡

  • 足心痈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涌泉疽。见该条。

  • 和却不藏

    【介绍】:清初藏族医家。青海人。生平欠详。

  • 白马分鬃

    练功方法。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取骑马势,躬腰,两手交叉于膝前,挺腰,两臂随之上举至头前方,然后掌心向外,两上肢左右分开作迴旋运动。适用于治疗肩部疾患。

  • 陷脉

    寒邪陷于经脉,使气血凝滞在肌肉腠理之间,久则成为瘘疮。《素问·生气通天论》:“陷脉为瘘。”

  • 杨穆如

    【介绍】:见杨时泰条。

  • 眼睑

    解剖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眼胞、睑、胞睑、睑胞、睥、目胞、睑皮、眼皮。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为眼的最外部分,分上睑、下睑。《银海精微》卷上:“胞者,上胞也。睑者,下睑也”。故称上胞、下睑。眼睑能

  • 咽闭

    病证名。《赤水玄珠》卷三:“感寒咽闭不能咽。”即喉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