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三国时蜀国医家。据史料记载,著有《意医纪历》1卷,现已不传。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经来断续。详该条。
出《南方草木状》。为苏木之别名,详该条。
咽喉之俗称。详咽喉条。
舌中央见灰色苔。多见于寒热夹杂的吐蛔症,伴有消渴、气上冲心,饥不欲食,食即吐蛔等证。宜安蛔止痛。亦有见于实热里证者(见《伤寒舌鉴》)。
病证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手足麻木,此属血少,宜养血安胎,以八珍汤为主。”
书名。又名《中西医粹》清·罗定昌撰于1882年。3卷。上、中卷为脏腑论说及图解。立论以易理来配合六脏六腑的部位与功能。附录王清任《改正脏腑图》及西医解剖图。下卷为十二经病证治法。
见《贵州草药》。为地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九。指小儿泄痢昼夜不止者。多由寒湿之邪,内迫肠道所致。
见《贵阳民间药草》。为绛梨木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