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测天以定节气的方法。其法以树立木杆或用圭表以观测日影的投射位置、长度等来测定时令节气。《素问·六微旨大论》:“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眼科金针开内障八法之八。指术毕出针手法和要求。《目经大成》卷二:“回针将障送至护睛水内尽处,迟迟出针之半,少息再出,恐障复还原位。”参见拨内障手法条。
润燥法之一。又称凉燥。治疗外感燥热伤肺的方法。症见身热头痛、干咳少痰,或气逆喘急、咽干鼻燥、口渴心烦,舌干红无苔,或薄白而燥。用桑杏汤或清燥救肺汤。
《幼科发挥》卷四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陈皮、半夏曲、炒苍术、姜厚朴、柴胡、黄芩、猪苓、泽泻、草果、常山、青皮、肉桂、鳖甲(酥炙)各等分。为末,酒煮曲糊为丸,麻子大,陈米汤送下。治疟
病证名。指经期性交所致闭经癥瘕症候。清·舒驰远《女科要诀》:“乃因经信当行,血海未净,而强交媾,精与污浊互结而积于胞中。以致阻塞经闭不通,状类有孕,而症不同,……精积之症,闷乱不安,饮食不下,胞无胎息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挺胸蓄臀,两掌相对置于两胁,两手用力向前推出,同时前臂旋转,使拇指向下掌心朝外,再用力握拳,旋臂使拳眼朝上,然后徐徐拉回至两胁。
《卫生宝鉴》卷十六方。罂粟壳(蜜浸炒)六两,乳香、肉豆蔻、砂仁各一两半,当归、白芍药、木香、丁香、诃子皮、藿香、黄连、青皮(去白)、陈皮、炙甘草、厚朴(姜制)各一两,炮姜、枳实(麸炒)各半两。为细末,
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即阳脏。详该条。
指脾气衰弱不能升清的病机。多因脾阳虚,中气不足所致。症见面色不华、眩晕、易汗、短气、食少、倦怠、腹胀、便溏或见眼花、视蒙、耳聋、食不知味,舌淡嫩,苔白,脉虚缓等。若因湿浊食滞以致脾气不升,则见头重如蒙
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又名睢目、侵风、睑废、睥倦胞垂、眼睑垂缓、睑皮垂缓。发病有先后天之分:先天性者由发育不全引起;后天多因脾虚气弱,脉络失和,风邪客睑而成。此外,外伤、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