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章门

章门

经穴名。代号LR13。出《脉经》。别名长平、胁髎、季胁。属足厥阴肝经。脾之募穴足厥阴少阳之会。八会穴脏会。位于侧腹部、腋中线直下,当第十一肋游离端之际;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针灸甲乙经》)。一说“在季肋前一寸半”(《脉经》)。其稍下方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并有第十肋间动脉末支通过。主治胸胁满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痞块,背强腰痛,以及肝脾肿大,消化不良等。直刺斜刺0.5~1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图119)。

图119

猜你喜欢

  • 金豆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蓖麻子之别名,详该条。

  • 仓公当归酒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即仓公当归汤,见该条。

  • 嗽吐脓痰

    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嗽唾脓痰。详该条。

  • 下三里

    经穴别名。《针灸集成》。即足三里,见该条。

  • 木疝

    病名。指睾丸结硬,阴囊皮厚,不知痛痒的一种疝症。《医林绳墨》卷四:“有木疝者,睾丸结硬,不知痛痒,阴囊皮厚,不知长大,重坠难当,是谓木疝。……木疝当宜温和,则补养脾胃,充和元气,其肾不木者矣。温则健脾

  • 惊怖

    证名。指易惊善恐或因惊致恐之意。出《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金匮要略心典》:“惊怖即惊恐,盖病从惊得,而惊气即为病气也。”详惊、善恐条。

  • 疡科证治准绳

    见疡医证治准绳条。

  • 细辛幌子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鲜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 净府汤

    《疡医大全》卷二十一方。柴胡、山楂、猪苓、茯苓、泽泻、莪术(醋炒)、三棱(醋炒)各一钱,黄芩、白术、半夏(姜汁炒)、人参各八分,胡黄连、甘草各三分。加姜、枣,水煎服。治小儿一切癖块,发热口干等症。

  • 洗眼法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一。以清水、淡盐水或药物煎水,洗涤眼部。适用于外障眼疾刺痒多痂、眵泪胶粘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