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养阴清肺汤制成糖浆。治证同。见养阴清肺汤条。
见《滇南本草》。为宝盖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小便闭癃源流》。由于精气衰耗,不能输于脾、归于肺所致。其症饮入立觉至脐,即欲小便。宜用补中益气汤等方。
病名。生于胁部的疽。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证治参见肋疽条。
【介绍】:见李中梓条。
宋代医官职称。属翰林医官院。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皮肤上细小的皱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面多少理。”
见《湖南药物志》。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璇玑条。
病证名。即耳烂。《疡医大全》卷十三:“耳轮赤烂,桑、枣、槐、柳、桃嫩枝摘来煎汤,日洗三次。又方:贝母、轻粉研匀干掺。”参见月蚀疮、旋耳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