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幼幼集成》。指小儿咳嗽未定而进乳食所致的呕吐。症见在乳食过程中或乳食后不久出现咳嗽呕吐,吐出痰涎和少量未消化的乳食。治宜化痰止嗽。用枳橘二陈汤。
气功功法。借呼吸粗细的调整变换,以意引气的功法。见于宋《云笈七签》卷59中。其功法:“初宽坐,伸手置膝上,解衣带,放纵肢体,念法性平等,生死不二,终半食顷,闭目举舌奉腭,徐徐长吐气,一息二息,傍入闻气
见《湖南药物志》。为麦斛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大臣。字唐夫。四川阆中人。真宗赵恒时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据《宋史》记载,在任广南西路转运使时,因见岭南病者求神不求药,遂将所集验方刻于州驿石柱上
见《福建中草药》。为糯米藤之别名,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榼藤子之简称。详该条。
病证名。即钉翳。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撰有《保生护命集》1卷,已佚。
指调理安定脾胃气机的治法。分和胃、调和肝胃等法。详各条。
见《喉风论》:“咽通地气,饮食之道也,俗名食喉。”即咽。详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