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便读》。为轻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正》。即龟版胶,详该条。
见《丹溪心法》卷三。即越鞠丸,见该条。
证名。见《证治准绳·杂证》。即鼻齄。详该条。
①经穴名。代号BL4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并有
推拿方法。其法用刺激性药物擦脊背,多用于治疗痨瘵。《理瀹骈文》:“痨瘵,用大蒜擦脊梁,名水灸。”清·邹俪笙《外治寿世方·劳伤》:“治劳病人未气虚者,水灸法:……尾闾起,擦上至大椎,又从大椎起擦下至尾沟
腹部的俗称。《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此人肚中寒。”
见《丹溪心法》。即疫痢,详该条。
【介绍】:见毛世洪条。
医案著作。8卷。清·沈源编辑。刊于1786年。编者搜罗医书及笔记、小说中有关疑难、怪疾等治案四百余条,按头、目、耳、鼻等人体各部位记叙,编者间或加入按语,阐明医理。其中杂有一小部分传奇式病案,须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