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僎(zhuàn 撰)
【介绍】:
参见盛寅条。
【介绍】:
参见盛寅条。
【介绍】:见孙一奎条。
古代对一般医生的称谓。出《素问·疏五过论》。汉代设医工长,是主管宫廷医药的官名。唐代有医工、针工等,职位在医师、针师之下,而在医生、针生之上。
【介绍】:见方导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河内(今河南省)人。曾任尚药奉御。
病证名。指精液稀少。见《辨证录·种嗣门》。又称少精。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为王瓜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脾胃虚弱而挟有积滞。由脾胃素虚,加之乳食不节而形成。《证治准绳·幼科》:“其候浑身微热,不思饮食,昏昧神缓,抱着一似睡未觉,肚热足冷者,多因吐泻大病及攻击之后而得此候。”治宜补益消积。用参苓
见《广州植物志》。为蒲葵之别名,详该条。
①刺法名。捻同撚,指入针后,以拇、食指持针作前后交替动作使针转动的方法,现称捻转法。《针经指南》:“捻者,以手捻针也,务要识乎左右,左为外,右为内,慎记耳。”《针灸大成》:“捻者,治上,大指向外捻;治
理筋手法之一。即提弹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