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火针。《素问·调经论》:“病在骨,焠针、药熨。”
见《药材学》。为牡荆子之别名,详该条。
①《症因脉治》卷四方。香薷、鲜藿香。以水煎汤调六一散。治热霍乱,湿热所胜,心腹绞痛,上吐下泻,烦闷扰乱,昏不知人。②见《症因脉治》卷二。即四味香薷饮第一方,见四味香薷饮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海桐皮之别名。详该条。
出《千金要方》卷四。指月经,详该条。
经穴名。在头部者,称头临泣;在足部者,称足临泣。同属足少阳胆经。见各该条。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多因登高跌坠,或闪挫受伤,损及冲任,恶血下流,以致突然阴道出血量多,色鲜红或黑黯有块,腹部按之疼痛。治宜行血祛瘀。方用逐瘀止血汤,或用七厘散、益母膏等。
见脉诀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虎口疔。见该条。
出《千金翼方》。为瓜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