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大辞典》。为茵芋之别名,详该条。
指肾精的虚损脱失。《灵枢·决气》:“精脱者,耳聋。”《类经》四卷注:“肾藏精,耳者肾之窍,故精脱则耳聋。”
病名。《素问·风论》:“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系指一种以便血为主症的疾病。后世用其名而含义不一。①指大肠久积风冷所致的便血。《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大肠中久积风冷,中焦有虚热,……风冷热毒,搏于
见《广西中药志》。为水田七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1974年版)。即胃管下俞。见该条。
白苔中心渐黄的舌象。为表邪传里之候。若白苔为主,微黄而润者,表证未罢,仍当解表;若黄苔多而焦干者,邪已入里,宜清热或攻下(见《伤寒舌鉴》)。
经穴别名。《素问·刺疟》:“五胠俞各一。”王冰注:“五胠俞谓譩譆。”
伤寒著作。河北中医学院编,杨医亚修订。此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伤寒论》历史梗概、价值和基本内容;各论归纳阐释六经病、霍乱、差后劳复等病证治,诠释原文较为浅显、精要。编者将《伤寒论》条文均予编
见福建《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为臭茉莉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赤胫散之别名,详该条。